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暨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并深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新形势,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协办的“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暨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于2025年4月27日在清华大学主楼隆重举办。
活动开幕式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阎晓宏,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彭雪海,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分别致辞,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教授主持。

马培华副主席致辞
马培华副主席在致辞中首先祝贺研究院正式揭牌。他表示,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政府治理模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的高度。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蓝图交汇的历史节点,这场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对话恰逢其时。他提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强化数据要素赋能、深化技术创新应用、加强政产学研协同,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的便捷性、治理的有效性,才能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阎晓宏理事长在致辞中分享了对数字政府发展当中数据的确权和交易及其治理方面的思考。他提出,数据的确权、授权、交易及其治理,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课题,关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时代,释放数据的巨大潜力,开创美好的未来。他表示,期待研究院未来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引领学术前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王金平会长在祝贺研究院揭牌成立的同时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政府建设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治理命题、战略命题。他提出,面对数智化时代的数字政府建设,应当以数智化重塑国家治理体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以数智化驱动城市治理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以数智化激活产业创新动能,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

彭雪海副局长在致辞中强调,数字政府建设是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需要以数布局、以智赋能,要深化数据治理,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为牵引,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数据生态体系。作为北京属地的政府代表,他表示,清华大学在北京接诉即办改革的学理化研究方面持续发力,提出“人感城市”等重要概念和关键的分析框架,长期跟进市民热线的数据分析,开展全球城市热线服务与治理效能的评测,为生动讲好“中国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研究院未来可期,将大有作为。
过勇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的“新文科”建设,要求我们在传承人文精神的同时,更要直面社会治理的前沿问题。研究院的成立,正是清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又一重要行动。研究院未来承载着三项重要使命:构建跨学科创新平台、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面向未来的治理人才。数字政府建设既需要有治广大的视野,更需要有尽精微的实践,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汇聚众智,凝聚共识,共同书写数字政府建设的崭新篇章。



马培华副主席与过勇副书记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阎晓宏理事长,中国税务学会第一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汪康,校文科处处长杨永恒教授,研究院院长张小劲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孟天广教授和院长王天夫教授同台见证。研究院揭牌仪式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主持,研究院共建单位代表、管委会成员以及骨干研究成员共同观礼。
随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丰教授分别与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总监Quentin Andrew Parker教授,杭州市人才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田佰辰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协作。

本次揭牌仪式上,由孟天广教授,张小劲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智能社会科学实验室矩阵、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数据科学家郑伟海分别发布解读了五项重磅科研成果:《2024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全国主要城市政务热线成熟度测评指标及试测结果》《全国数智化治理大模型创新应用研究报告》《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和“清华大学智能社会科学(AI4SS)实验研究集成装置”,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研究院发布的五项成果涵盖数字政府发展评估、城市政务热线建设、政务大模型应用、智能数据标注产业演进及社会科学智能平台建设等关键议题,集中体现了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立足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推动数智政府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方面的前沿探索。

主旨演讲环节由张小劲教授主持。首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以《数字政府建设中的边界划分和公共立场》为题分享了思考。她指出,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政府在各领域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数字政府建设要同时注重与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相互促进,不断探索数智时代各方治理合作的新条件、新目标、新要求,最终实现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汪康副会长以《数字赋能我国税收治理现代化》为题,从税务系统实践出发,探讨了数字赋能对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深远影响。他指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发展打破了部门间信息壁垒,促进了信息多元化融合协同,实现了部门互联、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提高了监管效率,我们应当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税务管理效能与纳税服务体验,推动形成以信用为基础、风险为导向的税收共治新生态。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政治学研究》主编张树华以《关于推进数智赋能、治理革命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分享观点,他表示,新技术浪潮对政府治理与知识生产带来颠覆性影响,面对数智化浪潮,他呼吁政治学界勇敢面对挑战,把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治理创新的机遇,在人工智能引发科研范式革命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学术体系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与突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制度建设与数字政府创新》为题,系统阐述了制度建设对数字政府创新的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指出制度建设为数字政府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价值基础和实现路径。他强调指出,数字政府创新的经验探索与实践操作能够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建设。他将数字政府创新对制度建设的作用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强化作用、优化作用、创新作用以及转化作用。他期望新成立的研究院能够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技术前沿、学科前沿和学术前沿,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推进中国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创新。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佟德志教授以《数字政治学学科发展的主题、方法与路径》为题,聚焦数字政治学的发展,强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政治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机遇。他认为,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政治学研究的三大革命:基于数字的政治学革命、基于治理的政治学革命和政治学自身的革命。他系统梳理了数字政治学的研究主题,在学科建设方面指出,数字政治学的发展需要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政治学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注重理论方法的本土化创新,建立自主知识体系,通过学科交叉、数智赋能等方式推动政治学创新发展。
随后举办的“数字政府40人论坛”活动包含四场平行论坛和总结环节,汇聚了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1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江苏、山东、河北等地的地方政府代表与行业专家。论坛以“数智化时代的数字政府建设”为主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制度实践。来自政产学研界的百余位嘉宾和听众齐聚一堂,围绕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数字政府理论创新、数智化治理实践、技术驱动与治理变革、数据赋能与基层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平行论坛一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主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张贤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教授,江苏省数据局(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局长张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于文轩教授,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数据科学家、国家数据局专委会技术组委员宋雨伦博士分别以《数字时代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责任》《数字时代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责任》《公共价值与人工智能治理的国家构建》《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与创新》《AI的公共行政学》《“以数强智”高质量数据集赋能AI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平行论坛二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米加宁主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一战线教研部主任褚松燕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鲍静研究员,张小劲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鲁宁教授,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中移雄安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盛春晓分别以《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政策规制:问题检视与优化路径》《派单与退单:政府回应中的事权重构及其困境》《数字化与人的现代化》《数字政府研究:既有文献的提示》《数智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AI+数字政府:从流程再造到智能赋能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演讲。


平行论坛三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杨雪冬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执行主任孟庆国,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林教授,米加宁教授,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国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青华分别以《AI大模型赋能政务应用:工具升级还是范式创新?》《大数据驱动的特大城市风险防控》《大模型嵌入政务服务:能力边界、协同治理与发展路径》《数智赋能,创新治理:构建现代化政府治理新格局》《找回公共服务:公共数据供给中的公共利益落实》《以人才发展之新,赋创新效能之智,打造数智化人才管理新范式》为题发表演讲。

平行论坛四由朱旭峰教授主持。邱泽奇教授,孟天广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高翔,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綦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楠迪扬,杭州灵伴科技(Rokid)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周军分别以《人机社会的治理转向》《AI辅助决策的社会基础:基于一项实验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复合型监管治理》《践行“三融五跨”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综合改革》《数字政府与数字身份治理》《AI+AR赋能政府数智化治理》为题发表演讲。

论坛闭幕式上,张小劲教授总结指出,本届论坛汇聚了40余位顶尖学者与实务专家,通过多元形式与深度对话,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深度观察、学理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米加宁教授呼吁产学研融合,拥抱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加强学科交叉型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新文科学科建设探索与创新,共同为数智化时代的治理挑战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活动是继2023年首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数字政府40人论坛坚持“开放、共建、务实、前沿”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政策转化。展望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拓展国际视野,推动理论成果、平台成果和政策成果共同转化落地,为我国数字政府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引领性贡献智慧与方案。
